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加我微信 | 在线地图
温州科信饮料机械LOGO
科信饮料机械分类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饮料机械 > 新闻中心 > 详细信息

部分功能饮料被夸大功效 只是饮料而非灵丹妙药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3/2/1 点击次数:2398 [打印] [收藏]
    近年来,功能饮料在市场上的种类和份额都在不断增长。有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功能饮料占据整个饮料市场销售份额的14%。许多饮料企业看重这块市场,纷纷斥资进入。黑卡6小时、东鹏特饮、达利乐虎、台福充电、闽中真田等新品相继亮相,加上业界大佬红牛,功能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一触即发,整个市场也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但是最近的一些关于功能饮料报道,可能让消费者在购买之时多了一重顾虑。有报道称,一名14岁的美国女孩24小时内饮用两罐容量大约为680毫升名为“怪兽”的功能饮料,出现心脏骤停状况而不治身亡,死亡原因为咖啡因中毒导致心律失常。但这并不是功能饮料首次夺人性命。据了解,2009年至2012年6月,美国药管局接到可能关联“怪兽”功能饮料的5起死亡和1起心脏病发作报告。国内市场销售的功能饮料是否也存在相同危险?消费者对功能饮料有多少了解?这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的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3类。营养素饮料是指添加了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某些人群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如脉动、可口可乐旗下的酷乐仕维他命水、益生菌饮料等;运动饮料则主要是添加了钾、钠等电解质或糖、维生素等营养素,有助于补充钠、钾,并保持肌体的水分,以佳得乐、劲跑、尖叫等为代表;特殊用途饮料是为适应特殊人群的包括抗疲劳在内的需要而调制的饮料,如红牛、加满、力保健等。目前,我国把功能饮料划入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然而还没有制定相关法规,其标准也尚未出台,功能饮料市场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部分功能饮料的功效被过分夸大,一些广告传达的信息让人感觉这不是饮料,而是“灵丹妙药”,喝一口就可以精神百倍地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当中去,就能在竞技场上战无不胜,就能够身体健康百病不侵。近年来加入功能饮料大军的美容保健饮料亦是如此,“下火”、“排毒”、“美肤”、“减肥”等功效宣传得如火如荼。然而专家表示,功能饮料并没有如此神奇,不合理饮用甚至可能对身体有一定副作用。以咖啡因、牛磺酸为主要抗疲劳成分的功能饮料,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对疲劳起到缓解作用,但仅适合在疲劳状态下仍需工作的人群,且不能长期饮用。运动饮料则适合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其中的电解质和维生素可以补充人体机能,但并不适合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饮用,因为其中所含的钠元素会增加机体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专家提示,只要日常饮食科学合理,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和均衡,普通人无需额外饮用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的成分差别很大,各产品的配方全由企业自己决定。与此同时,功能饮料的销售市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很多功能饮料都标注了不适宜人群,如红牛在罐体上标注了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启力亦标明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孕妇。功能饮料一般也都标明单日限饮量,可记者从相关销售人员处了解到,购买这类功能饮料的大军恰恰是“不适宜人群”中的少年儿童,尤其是在学校、网吧、体育场等周边的小卖铺,红牛等功能饮料卖得特别多。